一、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废弃瓷片也能成为精美艺术?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早就听说潮州这边有一种装饰艺术很特别。特别在哪里?在于这种装饰艺术的原材料竟然是取自于废弃的、破裂的彩瓷片。正常来说,破裂破碎的彩瓷片,哪怕再完美,都失去了其正常使用功能,应该丢弃才是。
当然这只是我们凡夫俗子的一贯做法,在能工巧匠手里,这些彩瓷片非但不是废弃品,还是宝贝一样的装饰品。在他们的二度创作下,废弃的彩瓷片不仅得以重见天日,还摇身一变,成为了著名的嵌瓷艺术,出现在屋脊、屋檐这些最为显眼的地方!
二、嵌瓷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诞生的?
什么是嵌瓷?通俗来说就是用彩瓷镶嵌粘贴。嵌瓷是一种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它和石雕、木雕并称为广东潮汕地区三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我有限的认知里,石雕和木雕都不陌生,但嵌瓷还相对小众冷门。直至这次深入走访潮安,在从熙公祠第一次近距离的欣赏屋檐上的彩色装饰,经当地人告知,才知这就是一直在找寻的嵌瓷工艺。
在走访了多个祠堂,庙宇后,我对嵌瓷工艺才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其实,嵌瓷工艺由来已久,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在潮汕地区的民间盛行。当时,潮汕地区大兴修建祠堂、豪宅之风。清代嘉庆《澄海县志》记录了当时这种风气:“望族喜营屋宇,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
豪宅主人不仅要求宅院要大,还要好看,显得富贵。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豪宅更好看?自然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装饰美化……伴随着祠堂豪宅的兴起,作为建筑物上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嵌瓷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春天。
如果说祠堂豪宅的兴起催生了嵌瓷工艺的发展;那么,成熟于明代以后的彩瓷则给嵌瓷工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保障。
先是有豪宅、祠堂的装饰需求,加上彩瓷材料易得,再加上瓷片本身质地坚实,比木头耐腐蚀,嵌瓷工艺就这样逐渐发展成为了广东潮汕地区三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三、走进嵌瓷博物馆,近距离欣赏嵌瓷之美
嵌瓷作为一种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主要出现在祠堂、庙宇、以及大富人家的屋脊、屋檐、照壁等地方。如今要想大饱眼福,可能需要花不少时间走访不少地方。听说潮安有一座嵌瓷博物馆时,尽管当时天色已快黑,我还是毅然坐车前往。
车停在一个仿古院落面前,门半开半掩,推开门我直接走了进来。穿过浓荫遮盖的月洞门,眼前突然豁然开朗,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亮了灯的古色古香的院落,这院落倒映在镜子般的湖面,给人岁月静好的美感。
这里一共有两个展厅,穿过亮灯的水榭就是第一展厅所在位置。展厅的正中央放了一张长条桌,桌上堆满了彩色瓷片,上面还能看到剪刀等工具。后面是一个屋脊布景,上面就有精美的嵌瓷。为了看得更真切一些,我特意拿出了长焦拍摄嵌瓷工艺特写。
只见屋檐翘角上彩色纷飞,热闹非凡。一组组戏剧,神话人物神态各异,或大笑或愤怒,或皱眉或淡定,或执剑或握长矛……人物面部表情、神情各异,就连身上的细节装饰也迥然不同。
除了人物,还有很多象征吉祥的图案,比如振翅飞翔的彩凤。它的嘴微微张着,毛发从脖颈到翅膀,以及尾巴都是那样的真实立体,简直就是活灵活现。
第二展厅就在隔壁。这里主要展示一些嵌瓷工艺品,每一件工艺品不是在讲述戏剧故事,就是在讲述孝道故事。在这个展厅里走上一圈,真是受益匪浅……
四、结束语
若不是从祠堂里看到了嵌瓷亮丽的身影,再到嵌瓷博物馆的大饱眼福,我定然不敢相信这些精美绝伦的嵌瓷工艺品竟然是用废弃的彩瓷制作而成……脑海里闪现出唐代褚载的名句:“不是不堪为器用,都缘良匠未留心。”
谨以此文,献给嵌瓷手工艺者,感谢你们的匠心独运,既把碎瓷片变废为宝,还塑造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永远亮丽的艺术”……
hi,客官,欢迎做客漫悠旅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