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特区40年省域副中心怎么建

北京荨麻疹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26.html

历史再次选择了汕头。

年1月,广东省提出要建设好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其中,要推动汕头进一步焕发特区活力。自此,汕头多了一个新身份,又一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是汕头人,他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汕头办特区本身存在远离经济核心区、腹地逼仄、工业化基础薄弱、地处海防前线等先天不足的问题。从发展质量看,汕头这40年的经济发展效果还是不错的。他分析了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均GDP、工业化指标、城镇化率、创新水平、上市企业数量共六方面的指标,与粤东粤西沿海地带相比,发展质量都相对领先。

“不管是中心市区还是小城镇,都变得更干净整洁,道路更畅通,还有越来越多高楼大厦崛起。”小林的家乡在汕头潮阳区,随着近年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推进,她感觉到家乡有了明显的变化。下一年,汕头即将迎来亚洲青年运动会。

当然,同为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相比深圳和珠海,汕头的成绩不算亮眼,甚至掉入默默无闻之列。如今第三次重大历史机遇来临,汕头将如何抓住良机,实现飞跃?

要解决思路问题,把经济做大

“全球玩具在中国,中国玩具在澄海”,汕头澄海70%的玩具销往海外,占据全区工业产值“半壁江山”,成为澄海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资料显示,截至年4月,全区从事玩具礼品生产的企业达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

澄海是汕头及其周边城市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陈鸿宇表示,在汕头主城区4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集聚着全省约20%的工业专业镇,可以说,粤东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的“主角”不是汕头主城区,而是根植于澄海、潮阳、潮南、潮安、揭东、普宁的民营经济、草根经济,形成了潮汕地区多点错位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布局。汕头特区的带动功能,要到特区外的大潮汕去寻找。

汕头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汕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4.5︰47.5︰48.0。工业方面,基本形成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工艺玩具、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

汕头的优势产业多是轻加工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是工业化进程的一般性规律,而工业化的完成则以工业重型化为标志。汕头的工业化进程曾三次被中断,导致主城区的工业化始终没有成型。

“汕头现在要解决的是思路问题,如果连个项目都没有,发展的困难更大,所以一定要紧跟省里的部署,积极配合找平台、找项目、找合作伙伴。”陈鸿宇表示,汕头特区还是要把产业做起来,把经济总量做上去,现在政策利好,要加快脚步抓关键问题。另外,汕头现在就得考虑,除了发展重工业之外,是否有别的链条可以做。

年,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侨”和“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试验区,规划范围平方公里。今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关于支持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具体政策指导有24条。

“这些政策都非常好,剩下的就是汕头能不能用,敢不敢去用,争取怎么用好的问题。”陈鸿宇举例,《若干意见》中有一条是“支持举办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会议或论坛”,是否可以考虑把汕头试验区打造成一个会展中心或者会议中心,聚集世界华人华侨,这需要有人牵头做,或者有人看到商机投资,诸如此类。现在是有政策,但还缺落实。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平凡也对第一财经表示,汕头要做省域副中心,首先经济需要发展,最关键的是培养一批支柱型产业。

“汕头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技术产业,如电子产业,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汕头在现有的轻加工业基础上,具有很好的空间优势,可以在濠江区发展临港产业集聚区,这个也是汕头未来可以与深圳联动发展的空间基础。”林平凡说。

近几年,小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2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