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热闹的春节旺市,变得一片寂静。根据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春节期间30%的持续营业的企业同比营收下降5成以上,其中30%的企业收入几乎为0;参与调查的正餐类企业同比宴席减收达2亿元之多;绝大部分企业面临租金、人工、能耗、税收等多重成本压力。客流、现金流严重不足的困境如无法得到及时缓解,将在1-2个月内引发闭店潮。
这样的时刻,《老广的味道》导演组回访了曾经拍摄过的部分餐饮、农家乐,了解他们的近况,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这场洪流所带来的影响。
林海平
汕头
八合里海记合伙人
/卖完最后一套物业再解散/
八合里海记,著名的潮汕牛肉火锅店。5年时间,以一份潮汕牛肉火锅,在全国拿下了家门店的战绩,但在这个春节,尚在营业的门店,只剩23家。
八合里海记的员工总数在人左右,早先已经休假的员工,暂时还在家中待命。取消堂食的门店,春节期间自愿上岗的员工,目前都在协助外卖运营。在营收锐减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分批发放员工工资的方式:先发一部分,剩下的等情况稳定后补发。“员工应得的一分钱都不会少的!哪怕是卖房子来发工资。”八合里海记的合伙人之一林海平说道。
目前尚在营业的门店主要是靠外卖业务运转,炒牛河、牛肉火锅套餐都是食客比较青睐的选择。“目前每天亏损-万左右,不贷款的话能撑两个月。”目前国家给出了疫情贷款优惠政策,但八合里海记在情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并不打算冒这个风险,“最坏的打算就是卖物业、卖房子来支撑,把最后一套卖完就解散。”
覃光灿
桂林
桂林米粉厂主
/最多再撑3个月/
桂林米粉,走向世界的中国地方小吃之一,现在要想吃到,恐怕要费点劲。
老覃,拥有一家桂林米粉的生产厂,眼下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局部复工,不少桂林老乡,也抛来了购买米粉的需求,但是谨慎的老覃,依旧皱着眉头。考虑着厂里员工的健康,他决定暂不复工,那些雪片一样飘来的订单,只能暂时搁置。
现在的资金可以撑3个月,而“手停,口停”,不仅可以形容老覃粉厂的顾客,对老覃的这个微小型企业来说形势更加严峻。
覃宇奇
顺德
私房菜店主
/歇业期间,我们专注于电商/
电话回访第三季《主辅》的拍摄对象,经营顺德私房菜的覃宇奇时,接电话的是他的儿子覃浩贤。
节目播出后,年轻的覃浩贤从学徒成为了家里的二把手。两年前,因为担心外卖行业对实体店面造成冲击,他说服父亲,尝试将食材进行线上售卖,主要卖鱼饼,腊肠等自家明星产品,认真经营下来,回头客还不少。
这段时间,店里歇业,一大家子的支出以及员工工资,全靠线上销售维持着。可年前备的货快卖完了,工厂再不能开工,即使有人想买,覃浩贤也无货可发了。
比起目前的处境,更让覃浩贤担心的是,疫情期间线上销售对实体店的又一波冲击。如果大家(特别是中老年顾客)在这段时间里培养或形成了固定的线上消费习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实体餐饮店未来将流失多少客源还未可知。
林群壮
汕头
壮雄薄壳米餐厅老板
/老天爷要我放个长假/
大家还记得第一季《鲜》做薄壳米宴的汕头澄海人阿壮吗?这算是节目拍摄的第一条片了,5年过去了,昔日做大排档的阿壮在去年4月投入百万租了土地,自己请人建了个两层楼的新酒楼,卖的还是薄壳米系列美食。
薄壳米俗称海瓜子,是平价美味的海鲜,潮汕人也真的是厉害,一颗颗小小的薄壳就能做出一整桌的菜式。
花光了所有积蓄,就等着在春节旺季大干一场,没想到遇到疫情损失惨重,年前备货的海鲜开始舍不得平价转让,总盼着没准疫情很快好转了能用上,前几天知道等不起了,才把年前备货送了人。
农村地方,房租倒不算太高,但房东也不可能减少一分。加上员工的工资,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犹豫很久最后只能辞退了部分员工。好在供货给本地酒店的薄壳米鸡虽然暂时没人要了,但图新鲜没在年前提前宰杀,都还在地里穿梭着,通过熟客还能外卖一些冰鲜鸡维持目前的生活。
阿壮说好几天睡不着觉之后这两天想开了,他说比起旅游行业的颗粒无收还是幸运的,比起染病去世的同胞,家里平安就更是幸运了!关于什么时候复工他说不想了,每天天亮的时候家里人都还在还好就好。
这二十多年来跑船出海、做薄壳米专门店生意忙忙碌碌没停过手,早已习惯每一年都只有大年初一休息一天,现在算一下,今年休息的时间正好赶上这么多年的总和了。
陡然有了这么多假期,这两天也不去餐厅转悠了,现在每天在空无人烟的香樟树下独自喝喝工夫茶,吃吃自家种的水果,当放了个长假过下田园生活!
导演比较现实,提醒阿壮自家东西那么好,积累的熟客又多,是不是考虑开个网店,阿壮说真的不懂做网店,但这次疫情下来,是要请懂的人来谋划谋划了。
想尝薄壳米馃和薄壳米鸡的味道
可以联系老板购买哦!
壮雄薄壳米餐厅
林群壮
陈伟
北海
海鸭蛋淘宝店主
海鸭蛋就粥省事
网购到家,经营不慌
这年头,爆红经常无厘头。第三季《雅俗》的北海海鸭蛋播出后,海鸭蛋登榜网红爆款美食,节目还带动了整个北海地区的鸭蛋销售提高了两成,代言人陈伟去年的销售直接翻番。
年下旬,我们前往拍摄的时候他刚辞工两年,此前在广州打工,一个月两千的日子似乎望不到头,想着父亲好歹是养鸭专业户,自己又做过淘宝客服,那就别留恋大城市了,自己回乡开干吧!
无心插柳,年收入从4位数一跃晋升到现在的6位数。疫情笼罩下,北海街道门可罗雀,但陈伟倒是不着急,拿他的话说,只要快递能走,什么问题都是小问题。
因为疫情影响,大多数人选择少出门,少去市场,海鸭蛋便成了许多人餐桌上一道方便家常菜。咸鸭蛋送粥是绝配,所以那些有生产能力和有线上支付业务的店铺影响都不会太大。不过,眼下没工人开工,加上合作送蛋的餐厅不开张,销售总量肯定减少,但他觉得疫情总会过去,过去了就好了。
叶志成
珠海外伶仃岛
海产品开发
/带孩子玩才是正经事情/
生活在珠海外伶仃岛的叶志成是个名副其实的“岛民”。推门便是海,出入要开船。年前他在忙活着组织工人采野生紫菜,突如其来的疫情,切断了市区和海岛的轮渡,直到上周六才继续通航。
春节前后,狗爪螺、将军帽、苦螺这些招牌海鲜都不当季,疫情的到来对他的影响不算太大。
而没有旅客的海岛,也在这个春节里,变成了真真正正的世外桃源。此时此刻,对叶志成来说,带着孩子在沙滩上玩乐,才是最正经的事情。
疫情当中,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们在采访中体会到了
餐饮人心痛与无奈
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坚韧与乐观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待到春暖花开,病魔退散
我们餐桌上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