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外地旅行或者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我们来自哪里,我们通常会说自己是哪个城市或者哪个省份的,这样比较方便对方了解我们的出身地。
但是,在广东省有一个特殊的城市,它的居民却很少说自己是那个城市的,而是说自己是一个县级市的。这个城市就是揭阳市,而那个县级市就是普宁市。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部,是一个由揭阳市代管的县级市。它的面积达到.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71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之一。
按理说,普宁市作为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区域,普宁人也应该算是揭阳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普宁人却很少说自己是揭阳人,而更愿意说自己是普宁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这和普宁和揭阳两地的文化习惯有关。我们都知道,潮汕地区的居民主要讲潮汕话,而潮汕话又有很多不同的方言。普宁和揭阳虽然都属于潮汕地区,但他们讲的潮汕话却不完全相同。普宁讲的潮汕话主要分为澄海话、惠来话和海陆丰话三种,而揭阳讲的潮汕话则主要是榕江话。
除了潮汕话之外,普宁还有一部分居民讲客家话。这是因为在历史上,普宁曾经接纳过大量的客家移民,在南阳山区形成了一片客家语区。在这里,客家话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日常交流的语言。
除了语言上的差异,普宁和揭阳两地还有一些风俗习惯上的不同。比如,在节日庆祝、婚丧嫁娶、饮食习惯等方面,普宁和揭阳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传统。这些文化习惯上的不同,使得普宁人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另一方面,这和普宁和揭阳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宁都比揭阳更加富裕和繁荣。普宁以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产业闻名全国,拥有康美(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普宁国际服装城和普宁国际商品城等大型商贸市场。在年,普宁市GDP总量达到.5亿元,在广东省百强区县中排名第43名。
而揭阳市则相对落后一些,主要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经济规模和实力都不如普宁。在年,揭阳市中心榕城区GDP总量只有.39亿元,在广东省百强区县中排名第68名。
这样的经济差距,让普宁人对揭阳市产生了一种不服气的心理。他们觉得自己比揭阳强,为什么要被揭阳代管?他们甚至怀疑是不是揭阳市在利用普宁市的资源和财富,导致普宁市的发展速度放缓,而揭阳市却在不断发展。
事实上,普宁和揭阳曾经是平级的县级市,都隶属于汕头地区。直到年,揭阳才升为地级市,而普宁则被划归揭阳市代管。这一变化,让普宁人感到很不公平,也让他们对揭阳市的认同感降低了很多。
综上所述,普宁人为何不说自己是揭阳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文化习惯的不同,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两个原因,造成了普宁人对自己的身份的特殊认同和自豪感,也造成了普宁人对揭阳市的不满和抵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普宁人就完全否定自己是揭阳人。在法律和行政上,普宁人仍然是揭阳市的一部分。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普宁和揭阳两地也有着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潮汕地区的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普宁人和揭阳人会有更多的共识和共鸣,共同为广东省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