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食记忆美妙留心底

螃蟹

鸭子

菱角

糍粑

黄酒

猪肠糕

青红丝

团圆馍

中秋,三秋至此为半,自是一年中收获、团圆的时节。花好月圆之夜,享用美食必不可少。北国的月饼、团圆馍,南国的螃蟹、黄酒、鸭子、菱角、糍粑、猪肠糕,这些食物有些经典,有些随着时间的变迁成为记忆。

人们通过美食寄托情感,追忆似水流年。食物的奇妙会在瞬间激活味蕾,将那些本以为遗忘的人事或情感重新带回眼前,而在象征团圆的中秋更是如此。

明月夜,美食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尺轮围霜蟹美

中秋食蟹,由来已久。在人们的味觉记忆里,螃蟹的美妙难以取代。如同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所言,“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

古时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而明代宫廷中秋讲究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如今,螃蟹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梁实秋是杭州人,在他的笔下,食蟹而不失原味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笼屉里整只地蒸。在他的记忆中,母亲小时候在杭州家里吃螃蟹,要慢条斯理,细吹细打,一点蟹肉都不能糟蹋。食毕还要把破碎的蟹壳放在戥子上称一下,看谁的那份分量轻,表示吃得最干净,有奖。

随着时代变迁中,食蟹不再如此隆重,也会如同梁实秋般“心粗气浮,没有耐心”,往往很多部分弃而不食,有些部分只是囫囵略咬,但仪式感依旧存在。同时,交通的便利已经打破了空间的局限,南方的大闸蟹已摆上了北方人的餐桌。

一尺轮围霜蟹美,十分潋滟杜醅香。《梦溪笔谈》记载:“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大抵南人嗜咸,北有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如今北方人吃甜螃蟹很少见了,不过在南方螃蟹蘸姜醋,还是多见的。

家在广东茂名的刘小格,每到中秋时节,食蟹是其家族聚餐的重要部分。“蒸上一大锅,每人都能分上几只。”刘小格说,茂名靠海,所以吃得最多的是海蟹。鱿鱼蟹性凉,在茂名吃蟹还会蘸辣椒。

秋高鸭肥食不厌

中秋为何吃鸭?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元末时期,蒙古人专横霸道,欺压汉人。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取谐音“鸭子”,于是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暗指中秋节统一行动,推翻元人统治。故事真实性已无从考究,但中秋“吃鸭子”的习俗却流传下来。

俗语说“秋高鸭肥”。据《饮善正要》记载,元朝御医忽思慧认为“鸭肉味甘、冷、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而古往今来,鸭子吃法颇多,如《白门食谱》中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在南京,盐水鸭经抹盐腌制,加料酒、桂花糖于砂锅中蒸煮而成,因此又名“桂花鸭”,以八月桂花飘香时节最为味美,鸭肉“清而旨,久食不厌”。

而在福建,人们喜欢用当地盛产的槟榔芋与鸭子一起烧。槟榔芋形似椭圆,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又名“槟榔芋”。槟榔芋富含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元素,与鸭肉搭配风味独特。

《冶城话旧》云:“南京以善制鸭著,盐水鸭、板鸭、酱鸭,名目繁多。”但是在南京求学的85后小吴心里,最好吃的还是盐水鸭。他说,青春岁月的7年在南京度过,即使离开多年,最难忘的就是大一中秋节在南京本地同学家里吃的盐水鸭。那股咸香细嫩的味道,至今都回味无穷。

翻翻菱荇满回塘

据明代《澄海县志》记载,“物产,果类有菱,两角的为菱,四角、三角的为芰,俗称菱角。”菱与“伶”同音,给孩童吃菱角寓意聪明伶俐。在江南、岭南,采菱、食菱曾是中秋习俗,如今这一习俗却渐渐消失。

菱角通常用清水煮熟,剥壳后直接食用。在有些地区,也会将剥了壳的菱角煮成白稀粥。吃多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一碗菱角粥可解腻。在广东地区还有菱角焖排骨、菱角煲鸡等菜肴。菱角与肉类一起烹饪,吸收了汤汁,十分美味。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最有趣的当属采菱。白居易在《采菱歌》中描绘到,初秋时节,菱池碧波荡漾,采菱人撑一艘小船,唱着时新的小调,乐趣颇多。

韩江、榕江、练江流经潮汕水乡,河渠水网纵横交错,利于菱角生长。在85后林先生的中秋记忆中,儿时在家乡潮州,节前大街小巷有很多人挑着担子卖菱角。菱角除了吃,还可以用来做成菱角车。菱角上下各有一个小孔,通过小孔将菱角肉挑出,再用一根竹筷子把两个菱角壳串起来,再用一根绑着绳的小棍子穿过菱角,拉动小棍子时,菱角壳也便转了起来。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温庭筠诗中,看到采菱人坐船东归,诗人便“尽日相看忆楚乡”。小小菱角,成了一个记忆载体,如今的孩童已很难知晓菱角带来的趣味。

手打糍粑忆团圆

糍粑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在越王勾践伐吴时,阖闾城内民众被困。危难之际有人拆城墙挖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原来是伍子胥建城时,将大批蒸熟糯米压制成砖块,并作为城墙的基石,以用作备荒粮。因此,民间有吃糍粑纪念伍子胥之说。

在四川人的记忆中,伍子胥的历史早已远去,如今的糍粑则与中秋食俗紧密相连。糍粑象征团圆,而制作糍粑需要全家一起上阵。泡米、蒸米、杵打、摊晾、烙饼……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并找到自己的角色。

打糍粑有很多步骤,前一晚泡上糯米,清早米吸饱了水,把米捞起沥干,再装入木甑内用旺火蒸熟。而打糍粑是体力活,需要家里的男人完成。把熟米饭放入石臼,用手腕粗的木棍杵打,讲究快、准、稳、狠。翻来覆去地打,直到每一颗糯米均匀、瓷实。

绵阳的舒女士是70后,在她的记忆中,童年最好玩的就是做糍粑。打好的糍粑面用手揪成一团一团,压圆压扁,两边粘粉后晾在簸箕里,最后用微火烙硬即可。而糍粑的最佳搭配是黄豆面。黄豆炒熟磨成粉,再将糍粑在黄豆面里滚上几滚,蘸上白糖,整个节日里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

酿得绍酒万里香

在绍兴,黄酒和月饼的地位不相上下,是中秋走亲访友必送的礼品。对绍兴人来说,如果不是特别说明,酒即指“黄酒”。

据记载,黄酒酿制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至唐宋到达巅峰,一直演变延续至今。如今,黄酒产地广、品种多,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福建老酒等均属于黄酒一族。不可否认的是,绍兴酒是黄酒中的佼佼者,大家熟知的加饭酒、女儿红、花雕酒都是绍兴酒的代表。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人周女士在当地一家酒企工作了25年,对于黄酒有特殊的感情。她说,很多地方都有黄酒,但绍兴黄酒历史悠久,用来酿酒的水是鉴湖水,水质清冽甘甜,别的地方比不了。

说到中秋,黄酒更是周女士心里抹不去的美食记忆。中秋当晚开饭早,饭后要在大门口支个桌子,摆上月饼和黄酒,点好蜡烛,家人围坐在一起拜月亮婆婆。当所有仪式结束后,桌上的吃食才能动。大人们坐在月光下边吃月饼边饮酒聊天,抱在怀里的孩子也要象征性地吃一点月饼碎,抿一口黄酒。

那时候,周女士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打黄酒。由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哥哥姐姐又不在家,父亲就早早派她去买酒。“那时经常买的有三种,加饭酒、元红酒和桂花酒,甜甜的桂花酒更符合我的口味。”吃完月饼再抿几口桂花酒,与小伙伴约好当晚的游戏,难得的清闲和放松。

猪肠“朱长”好运常

在世界客都梅州,中秋节可以不吃月饼,但一定要吃老三样——猪肠糕、月光糕、白切糕。其中,占据味蕾榜首的非猪肠糕莫属。那一条绵糯的猪肠糕,化成诗词,大体可念做“但愿人‘肠’久,千里共婵娟”。

初次听说猪肠糕,很多人脑海里会呈现出油腻腻的猪肠。但实际上,和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猪肠糕除了长得像猪肠,和猪肠没有任何关系。猪肠糕用糯米、白糖、香蕉露制成,外观雪白,口感则与麻薯、年糕相似,清香绵糯。

明明色香味俱全,却偏以猪下水命名,着实不当。但实际上,在客家人看来,这“猪下水”也有美好的寓意。“猪”与“朱”同音,朱即红,红则喜,喜则庆。“肠”音入“长”,寓意健康长寿、好运长久。因此,“猪肠”即“朱长”,寓意好事常有、连年不断。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这是梅州人李金泽最熟悉的中秋童谣。儿时的李金泽总觉得猪肠糕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越是临近中秋,越要跟表弟争论猪肠糕和月光糕究竟哪个更好吃。如今,李金泽也觉得猪肠糕味道好,不只是中秋节,平时也常买来吃。

青丝红丝绕情思

在大多数北方人的记忆里,青红丝月饼是绕不过的存在。京式月饼中的自来红、自来白以及北方五仁月饼中都有青红丝的身影。

青红丝也叫红绿丝,名如其形,通常是卷曲在月饼馅料里的红红绿绿的细条。其名字朴实,口感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魔性,初舔一口是甜的,再尝却有点酸涩,咬起来颇有韧性,似水果似陈皮又似萝卜。现代自来红馅中加入桂花、青红丝、桃仁、瓜子仁等北京特产的果脯果料,面质地也酥松多了。

对于多数80后、90后来说,五仁月饼是异类,青红丝月饼则是异类中的极品。为了深入表达对青红丝的爱恨情仇,网上甚至专门出现了青红丝的讨论帖。有网友说,“我一直觉得五仁难吃,但直到有一天从五仁中吃到了青红丝。”还有网友吐槽,“因为生平吃的第一口月饼是青红丝,所以20多年来吃的月饼加起来都不到一块。”不过,青红丝也有死忠粉,把月饼里的青丝和红丝一根根理出来慢慢品尝,并附评论“幸福感爆棚”。

70多岁的朱女士是老北京,在她的记忆里,年轻时做团圆饼会专门跑去果脯店买1两青红丝撒进去,花花绿绿图个好看。有的孩子爱吃青红丝就会将整个月饼吃掉,不爱吃的则会把青红丝挑出来。

黑则黑到底,爱则爱到骨子里。青红丝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却说不清楚。知情者言,青红丝最常见的做法是将鲜橘子皮、萝卜、木瓜等切丝,用白糖浸渍,再用食用青素、红素腌渍晒干。也有地区用西瓜皮、冬瓜皮或茭白做青丝和红丝。

至于为什么要在月饼里面放青红丝,有人说,是为了调味,也有人说是配色。仔细一想,这大红大绿也算符合传统审美。

蒸馍共食人团圆

在陕西延安、西安等地,中秋节有家家蒸馍的习俗。全家共吃一馍,称为“团圆馍”。

民俗学家认为,团圆馍就是早期的月饼。相传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引进芝麻、胡桃,为饼食的制作增添了辅料,便出现了一种以面粉擀成饼坯、着上芝麻、烤制而成的圆形饼,又称“胡麻饼”或“胡饼”。不管是从形状还是馅料,这团圆馍都颇有些胡饼的影子,大概这就是最早期的团圆馍。

团圆馍分底、顶两层,中间撒上绵白糖、碾碎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等,馍身则雕有各式花边,再用铁锅或月饼鏊子烙制。其顶层要用顶针等圆形工具印出暗花,在面皮上嵌上雪蒿或香菜,宛如月亮上的桂树。烙熟后的团圆馍肚子鼓囊囊的,表皮泛着轻微的焦黄,口感酥脆。

不过,现在这种做法越来越少见。90后谭丽娜是延安人,在她的印象里,小时候仿佛见过团圆馍,大致是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拜月亮。而她的父母和亲友也说,团圆馍是老辈人的手艺,现在很少有人做了。

按照当地习俗,中秋夜里全家要围坐一馍,拜月后根据家庭人数切块品尝。旧俗说,如果家人外出也要留下一牙,拿红绳系起来留存。出嫁的姑娘也要送馍,代表全家通力合作。不同地区细节稍有区别,但做法和寓意基本一致。

A特02-A特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夏丹张晓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5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