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平凡人逆袭成为“人上人”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是3月8日,也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搁在早年,一旦都是宣传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之类的英雄事迹。但是现如今,时代变了,普通人通过奋斗成为劳动模范已经鲜有报道了,现在是一个以金钱财富论英雄的时代。所以,这次也不能免俗,我们来应景讲述一位普通“劳动妇女”逆袭成为财富“女神”的故事。
近日,福布斯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年度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榜单,其中,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力压格力电器董明珠、海天味业程雪、龙湖集团吴亚军、碧桂园杨慧妍等一众耳熟能详的女强人,高居女富豪榜榜首。这也就是说,在全中国近6.5亿的女性中,王来春是最杰出的成功女性。而且,更为“神奇”的是,她与很多海归、高学历、出身名门的大家千金不同,王来春是个相貌平平、初中毕业、没钱没背景的打工妹出身,妥妥一个白手起家,普通人逆袭成功的典型人物。
王来春,年出生于汕头市澄海槐泽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王来春有两个哥哥,大哥王来喜,二哥王来胜。王来春小时候和大多数平凡人一样并未展现出什么过人之处,在家乡的澄海莲阳中学念完初中后,就没再上学,回家务农了。如果一切就这样继续下去,也就没有后面的逆袭故事了。
而王来春的传奇,恰恰是从她的二哥王来胜和遇到郭台铭开始。
王来春的二哥王来胜比王来春大三岁,很早就辍学去了深圳打工。年,21岁的王来春怀揣向外闯荡的梦想,跟随二哥一起来到了深圳寻找工作。
年对于深圳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任正非创办了华为,马明哲创办了平安。也在这一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允许台湾投资者成立拥有全部资本的企业。于是,时年38岁的郭台铭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带着创立不到3年的“富士康”品牌来到深圳成立了大陆第一家工厂——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插件厂。
那一年,郭台铭从汕头、澄海、梅州等各地招聘了名工人。而王来春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富士康在大陆招聘的第一批普通流水线工人,王来春主要负责的是零部件组装的工作。
当时的半导体行业龙头是欧美和日本,主要负责研发和设计;第二梯队则是韩国和中国台湾,主要负责生产;最后才是大陆,主要负责产业链的最末端零部件组装。
由于整个深圳的开发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各种配套设施都很简陋,所以当时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城市如此,那就不要提远离城区的工厂了。那个时候,王来春所在的富士康工厂,多位女工挤一个大通铺,没有空调,还经常停水停电。除了生活条件艰苦以外,厂区内的劳动强度也是非常大。由于富士康采取的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工作的时候不允许说话,上厕所都要按秒计时,工作又极其重复单调。而且工厂为了赶工期,还常常让工人们熬夜加班。这让许多工人极其不适应,不到三个月第一批的工人就走掉了70多个。
就在很多人忍受不了选择离开的时候,吃苦耐劳的王来春却任劳任怨地坚持了下来,而且还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当别人下班都回去休息了,王来春还继续留在厂里加班。甚至当同事们都睡觉了,她还偷偷的跑到车间里继续加班加点的工作。凭借着这股子特别能吃苦的干劲,逐步被台籍领导提拔为车间主管。
成为管理人员之后,让王来春的眼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一个埋头苦干想着如何多赚钱的普通流水线工人,迅速转变成为管理着几十乃至上百号人,整天思考着如何完成生产计划的管理者。这段时间,王来春开始沉下心来钻研经营管理,通过富士康内部的培训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为她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特别能吃苦,又特别爱钻研,还能管理好员工的干部,自然赢得了郭台铭的赏识和信任。短短十年间,王来春一路晋升到了富士康在大陆的最高领导,管理着所在地的富士康大陆工厂的数千名员工。
也正是这十年时间,王来春亲眼见证了富士康从无到有,从有到做大做强的整个过程。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让王来春获益匪浅,也慢慢地让她开始有了自己创业的冲动。
年,在这一年,马云创业刚经历失败,回到了杭州湖畔花园的家开始第三次创业,马化腾和同学刚刚注册成立了腾讯公司,刘强东正从光碟练摊过渡到制作VCD贩卖的“京东多媒体工作室”。这一年对中国的所有创业人也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同样,也许是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富士康职业生涯的天花板,又或许是富士康已承载不下自己的梦想了。32岁的王来春准备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征途。她向郭台铭正式提出了辞职,并找来二哥王来胜在深圳一起成立了一家名叫“全胜”的加工厂,工厂主要做的就是自己最为熟悉的连接器代加工业务。随后,兄妹又出资收购了香港立讯,由此拿到了港资的身份。
在王来春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始终绕不开富士康的身影。在创业初期,不得不说,立讯与富士康,或者王来春和郭台铭之间,多多少少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立讯早期,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领导的正崴精密就曾与立讯有着十分密切的合作,立讯早期的业务基本都来自于富士康。
郭台铭当年之所以如此扶持王来春自有他自己的想法。因为伴随着富士康业务的极速扩张,仅靠自己的工厂是难以应付所有的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的。于是,就需要有一大批依附于富士康自身的产业链零部件供应商。而知根知底,又深得郭台铭信任的王来春的立讯工厂,很自然地就成为富士康重点培养的零部件配套企业。
所以,从成立之初,立讯就是富士康的小弟,王来春更像是郭台铭的徒弟,富士康给立讯提供订单,而立讯给富士康代工生产连接器。可以说富士康是立讯早期最大的客户来源。年,王来春回到深圳创办立讯精密。依然有超过50%以上的订单来自于富士康。
在战略布局上,立讯紧密围绕着富士康发展,对其进行贴身配套与服务,富士康把厂开到哪里,立讯也把厂开到哪里。
在经营管理上,王来春更是把郭台铭当做“导师”来模仿,在办公室里以及车间里,到处贴满了郭台铭的经典名言,工厂的日常管理也是参照着富士康的管理制度来执行。
就这样,立讯在富士康的扶持下逐步壮大。作为投桃报李,年,立讯进行了股改,王来春拉上郭台铭的弟弟,正崴集团的老板郭台强,通过富港电子,出资万元,成为了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
年,立讯精密成功登陆A股上市,王来春身价一夜暴涨,达到了23亿元。
随着A股上市,立讯精密开始逐渐地从单纯为富士康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代工企业,开始通过收购走上了自主研发生产之路,力图站上更高的产业链上游。
从年开始,王来春开始四处收购,加快产业布局。先后收购了台湾和硕子公司,接下其连接器产业;收购昆山联滔电子,切入平板电脑连接器产业链;并一举收购了深圳市科尔通实业、东莞讯滔电子公司,深入智能手机与索尼、微软游戏机产业链,成为华为、苹果、联想等客户的连接器供应商;收购珠海双赢电路公司,进入FPC(柔性电路板)的生产领域;收购福建源光电装与德国SUK的股权,布局汽车连接器业务……
一系列的并购,让立讯精密很快成为了华为、苹果等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让富士康开始警觉到了危险,“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让富士康立刻切断了给立讯的代工业务。但为时已晚,立讯精密早已经具备了独立研发的能力,而且此时的苹果公司也在有意扶植立讯精密,把它培养成富士康的有力竞争对手,从而减少对富士康的依赖。
傍上了苹果这棵大树,立讯精密公司营收和利润都大幅度增长。公司营收从年上市那一年的“区区”10.11亿元,利润1.16亿元。
到了年,年营收亿元,净利润47亿元;10年间,其股价最高翻了60倍。年市值更是一度突破亿元,超越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同样,王来春的身价也水涨船高,达到了亿元,超过了其“师傅”郭台铭,郭台铭个人财富一直在亿元左右徘徊。
目前,立讯精密已经是苹果Airpods和AppleWatch的代工厂,正准备收购纬创在中国的工厂,染指iPhone产品的代工。
从小小的连接器起家,到“机、电、声、光”全覆盖,立讯精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另一个“富士康”。
而王来春从一个普通的打工妹一路逆袭成为“科技版的老干妈”,其背后的成功之路恐怕并没有王来春说得“运气好”那么简单。每一个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虽然不可复制,但总有些许可以借鉴的地方。希望普通人的成功逆袭故事越多越好,给人以希望就是最大的乐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