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华侨史悲欢承载地中国侨

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华侨史悲欢承载地   

从年建埠至新中国成立前,台山海口埠目送一代代华侨从这里出海,见证五邑华侨传奇故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实习生冯嘉兴

清咸丰三年(年),在台山大同河与端芬河交汇处,附近梅、黎等姓联合组织筹建了“海口埠”,又称“十户墟”。

此后百年间,海口埠成为五邑地区华人出海谋生的重要口岸。海口埠见证了一代代华侨漂洋过海的艰苦奋斗史,被称为“广府人出洋第一港”。

现如今,海口埠成为“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世界记忆名录银信纪念地”。登临海口埠,眼前的端芬河和大同河依旧奔流不息;驻足银信纪念广场,那一封封银信仿佛跨越时空,诉说着华侨悲欢离合的故事……

海外华人华侨寄回的银信已成为全人类的珍贵历史记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摄

 百年古埠

台山古驿道线路属于广东六大古驿道文化线路中北江-珠江口古驿道文化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包括了陆上驿道和海上驿道。台山古驿道以县城为中心,外延伸至开平、新会、恩平、鹤山和阳江,并通过南部广海、川岛等地区出海,开启了五邑移民的出洋大门。海口埠是南粤古驿道的出海口,也是台山古驿道最核心的一段,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今天的海口埠入口处,一篇《南粤古驿道海口埠建设记》记录了海口埠的前世:“海口古埠,建于清朝咸丰三年(年)。时由梅、黎、吴、李、关、阮、黄、江、陈、何等十姓氏谋而共建,称‘十户墟’……”

在中国古代,墟市多设在村落密集及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在台山市端芬镇,依河建墟的就有梅家大院、汀江墟、西廓墟、墩寨墟、山底墟、成务墟、上泽墟和庙边墟等,而能以“埠”命名的墟多数是立于水路便利的出海口。因海口埠地处大同河与端芬河会合出海(经斗山河)口处,河面宽阔,河床深邃,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海,故命名“海口埠”。

海口埠繁荣时期有店铺间,各行各业,一应俱全。其中以西隆街最为兴旺,仅银号就有10多家。

年冬,海口桥建成,从此南北两岸变通途,成为台海(台城至广海)公路的交通咽喉,大大促进了海口埠商贸经济发展。受港澳及西方的商业管理模式影响,当时海口埠的商户们成立了“联合商会”,共商共管海口埠的商业运营,使之繁荣鼎盛,闻名遐迩。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多次出动战机在海口埠投下炸弹,炸死百姓、炸毁商铺。海口埠逐渐走向衰败。抗战胜利后,当地政府修复了海口桥,海口埠重现经济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年实行“三大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年取消墟期,农村活跃的墟市经济交流被迫中断。后来,台海公路改道,经大同桥往广海,海口埠昔日的繁荣景象终成历史。

移民通道

一百多年间,海口埠的码头经常上演着如此的场景——台山的先侨们背上行囊“下南洋”“去金山”,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登上客船,挥挥手与亲人们再次告别。他们心里惦记着:此次离乡别井,不知归期是何年。

海口埠不仅仅是乡村的一个墟镇,更是当地先侨的移民通道。

台山人出国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三十九年(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当时台山人主要是通过水路出海,而海口埠由于水上交通十分便利,有香港恒兴渡、江昌渡来往海口埠至香港澳门,因此,有不少五邑及周边地区的先侨是通过海口埠这里搭乘轮渡到香港,然后再从香港转道世界各地。

“作为五邑地区最重要的先侨移民通道,这条古水道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它的兴起与衰落,折射出了近一个世纪的移民历史,是台山乃至中国东部沿海独特的‘侨乡’文化缩影,被誉为‘广府人出洋第一港’等。”朱英炀是“海口埠至梅家大院”古驿道示范段打造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实施者,他在文章《海口埠:古道有梦,梦想成真》里如此评价海口埠的地位。

历史上,台山人经历四次移民潮,其中第三次移民潮是最大的一次,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年)。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台山旅居海外乡亲人数多达多万,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台山人中,涌现出前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中国驻澳大利亚第一任总领事梅光达、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创办人陈宜禧和新加坡宁阳会馆创始人曹亚志等名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华人传奇。

海外华人华侨寄回的银信已成为全人类的珍贵历史记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摄

记忆遗产

“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银/全家靠住你/有银就好寄回。”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台山歌谣,寄寓着一家老幼对出洋华侨的依赖和期望。与这首歌谣相关的,还有银信文化。

“银信”是“外洋书信银两”的简称,是清末民国时期包括五邑地区在内的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谋生的华侨华人寄给家人的汇款凭证(“银”)和家信(“信”)的俗称。在广东潮汕、梅州地区和闽南地区称之为“侨批”。朱英炀介绍:“便利的条件,催生了发达的银信业。最繁荣时期,海口埠银号有10多家。如今在海口埠还能找到当年银号的店铺。银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许多历史故事、中华传统美德都包含在银信里面。”

在海口埠银信纪念广场上竖立的20根银信柱引人注目。这些银信柱贴有块烧制的银信瓷片,艺术性地展示海外华侨银信的前世今生。银信里说的多是家长里短,包括要求妻子儿女要照顾好老人小孩、提醒出国要注意的事项,甚至子女的婚姻大事,也说得明明白白。

据统计,从年至年这85年间,江门五邑地区的侨汇总额超过7亿美元,成为侨乡亲人生活的主要依靠和来源。而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子女教育、支付欠款、赡养老人、建造房屋、公益事业等。

“这些银信(书信和汇款)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档案的构成丰富多样,文献与实物结合,充分展示了记忆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其文献链以及实物等,全面记录了华侨在侨居国的生活,完整、真实地组成了华侨家庭生活的历史画卷。”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认为,银信还是中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华侨推动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发生重大转变的见证。

银信承载着一代代华侨的记忆。年6月,包括五邑银信在内的广东、福建两省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重要文化遗产。

 蝶变新生

历经多年,几度兴盛消沉。近年来,随着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开展,海口埠迎来了蝶变新生。

年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体育局、省旅游局等部门正式开展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并计划将海口埠纳入年全省重点打造8处古驿道示范段之一。随后,台山市人民政府开展多次专项调研、座谈会和实地走访,听取专家、老华侨、当地居民等各界人士对海口埠古驿道示范段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意见,邀请五邑大学华侨文化专家全程指导,编制总体规划。

随着海口埠银信博物馆、银信纪念广场等竣工,古驿道“海口埠—梅家大院”示范段建设日益完善。年海口埠有机更新项目还被评为“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建成后的海口埠银信纪念广场、古码头、西洋亭、临水观景平台、六角亭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海口埠还成功举办了年南粤古驿道国际定向大赛(台山海口埠站)暨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活动等多项活动;年6月,首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发布,海口埠成为江门台山侨墟与洋楼游径中重要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资源点之一。

海口埠这一南粤古驿道上的明珠,不仅传承了优秀的地域历史文化,而且成为乡村振兴、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新标杆。

海口埠是南粤古驿道连接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

曹劲南粤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羊城晚报:作为南粤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指导委员会委员,您如何看待海口埠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曹劲:台山是著名的侨乡。据说,在海外的台山华侨与在国内的台山人一样多。当年,他们背井离乡、出洋打工都是在海口埠作为最后一站登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口埠的旧街和码头,都是华侨对于故乡的最后一点印象。因此,海口埠的文化价值非常高,寄托了海外游子的乡愁。

海口埠作为文物的建筑价值也比较高,其中的旧街保存得很完整。通过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把它们保护下来,融入当代社会,能焕发新的光彩。

羊城晚报:海口埠在南粤古驿道处于什么位置,与古驿道有什么关系?

曹劲:南粤古驿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不仅仅是广东省内的交通古道,它其实还向北翻越五岭,接通长江流域,甚至通过京杭大运河,与北方发生关联;向南放洋出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包括更遥远的东南亚、南亚,或者与更加遥远的文明发生一种持续的文化、经济上的交流。对于南粤古驿道,海口埠就是南行放洋出海的重要关键的节点,也是南粤古驿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因为有了这个出海口,岭南从偏安一隅发展成为国家的门户之地。

羊城晚报:在海口埠的修缮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可值得借鉴?

曹劲:海口埠是年南粤古驿道8个示范段之一。在修缮海口埠时,除了把一些重要的老建筑修缮,还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挖掘出来,并通过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这个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到海口埠参观的游客,会对那里的南粤古驿道银信纪念广场印象深刻。银信是当年出海谋生的华侨寄回国内的信件和金钱。修缮海口埠时,在这个重要节点上,把银信烧制成瓷片做成银信柱,通过这样的形式,能让大家非常直观地认识银信这个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

羊城晚报:我们要修缮古驿道历史遗存,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曹劲:古驿道历史遗存的修复,首先是文物文化遗产的修复,要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不要过多地去干预,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老的东西,保留它的一个完整性。其次,在古驿道修缮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它的生态性、安全性。比如,修缮时不破坏古驿道周边的生态,以及要保证行走的安全。第三,修缮时还要考虑它的可持续性。我们希望在修完之后,古驿道有一个良性的循环。

樟林古港——古驿道粤东出海口

樟林古港是南粤古驿道四大出海口纪念地之一。它处于江海交汇处,上行可与韩江中上游密如蛛网的淡水河道相连,直达平原腹地,下则外通汪洋大海。这也是历史上粤东的第一大港。

樟林港埠的兴旺起始于康熙年间,康熙二十三年(年),正式弛海禁,樟林港埠商人纷纷造船出海。到了康熙末年,又准与暹罗(即泰国)进行大米贸易,远洋航海事业应运而生,由渔港转商业港,著名的“红头船”就从这里出发。

开禁通商后,海内外货品、各地商船纷至沓来,常年在樟林港穿梭聚集,蔚为壮观。每年夏季,商船或北上苏州天津,贩回棉布、色布、干果、药材,或南下暹罗、印尼、马来西亚等南洋诸国,运回大米、木材等。

潮州、澄海、饶平、南澳四县(市)在樟林交汇,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樟林古港成为南粤古驿道通海的重要出口,繁荣兴盛达百年以上。

当时国外的来信只要写有“中国樟林”即可送达,上世纪初樟林还被标入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粤东乃至毗邻诸省移民出国的重要口岸,沿海各省商贾渔船,来往更加频繁。早期往南洋群岛诸国的华侨先辈,过半以上都是从樟林港埠出发的。

如今,樟林古港被列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8处示范段之一。近年来,在樟林古港新兴街发现的古码头遗存和古石碑,更是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重要的佐证之一。樟林古港已被作为“海丝申遗”的新增遗产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5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