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珠三角基建加快推进,海砂需求持续旺盛,砂船运输繁忙的同时,也因船舶数量多、违章风险高、船舶大型化等因素给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点多、线长、面广,面对这场检验海事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考验,广东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辖区载运海砂船舶、相关航运公司、港口码头、临时装卸点及过驳作业点为整治重点,开展“攻砂”行动,严厉打击载运、过驳海砂船舶违法违章行为,深入排查治理载运海砂船舶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遏制近期辖区砂石船事故多发态势,维护辖区安全形势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开展‘攻砂’行动就是要扛起、扛实、扛稳安全监管神圣使命,就是要攻克海砂水上运输的监管难题,就是要坚持法治为先、善治未病、标本兼治、智能辅治、源头共治,全力打造船舶适航、船员适任、船载适当、环境适宜、管理适度的水运安全生态,确保辖区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广东海事局局长陈毕伍说。
01
建档立制摸清底数抓源头
“作为海砂运输的核心载体,砂船种类多、数量大、船籍来源广。摸清砂船底数,全面排查辖区情况至关重要。”广东海事局二级巡视员吴建生说。
为此,广东海事局积极开展采砂区及砂石船监管工作前期调研,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现场监管“三个结合”要求,组织力量通过现场巡逻、蹲守、走访调研航运公司等方式,充分利用VTS、智慧海事监管平台、CCTV等信息手段,全面排查辖区运砂船、采砂船、浮吊船等涉及载运海砂船舶,对海砂装卸码头、海砂过驳区、海砂开采区等进行摸排,掌握各类载运、过驳海砂船舶的航行作业规律、监管难点、存在风险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广东海事局组织专人建立辖区载运海砂船舶、浮吊船舶档案、数据库,并每周对档案、数据库进行更新。“自行动开展以来,我们已排查辖区载运海砂船舶余艘,并全部形成载运海砂船舶档案。”吴建生说。
记者了解到,船舶档案、数据库不仅包括船名、船舶呼号、船籍港等,还有船员信息及联系方式,方便远程查验。基于此,广东海事局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安全风险较大的载运海砂船舶及其船员实行标签化管理,将年以来违章行为三次以上的载运海砂船舶列入“攻砂”行动黑名单,实施船舶安全检查。
底数摸得清,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才能更到位。针对砂船及航运公司,海事部门组织安全宣传,指导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和船员安全培训工作,抓好日常生产安全管理,对于海砂运输源头——海上采砂区更是严格监管。
广东海事局辖区海上采砂区主要位于湛江东海岛水域和珠江口外伶仃水域。10月29日,广东省广业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海事局办理外伶仃岛海砂开采项目《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后,广东海事局高度重视,采取多项监管措施保障外伶仃海砂开采项目顺利开工的同时,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11月2日,海事部门召集广州公司砂场管理人员召开外伶仃采砂作业开工前安全会议,督促施工单位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措施,并对参与作业的采砂船、运砂船和后勤保障船、警戒船提出要保证船舶适航、船员适任,船用燃油符合标准等要求。
在湛江东海岛水域,海事部门积极督促采砂项目部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好项目部、采砂船、转运船、直运船“四级”安全管理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安全承诺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凡是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安全承诺书的船舶、凡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船舶,不得进场作业和采砂、运砂;凡是有作业的船舶在运输和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作业和运输的水域驻守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在采砂区、转运区、临时锚泊区有计划外的或未开启AIS的砂石船时,应进行驱逐,并通过船用高频电话广播要求和通知所有采砂船和转运船不得给此船舶供砂,同时向海事部门报告。
02
忠诚履职关口靠前显担当
珠江是广东的主要入海通道。珠江入海口虎门大桥下59SQ锚地,“海巡”轮24小时驻守,与电子巡航室、各海巡执法大队联动,对航经虎门大桥水域的采、运砂船进行现场管控,禁止无正当理由出港的采砂船出港。
虽然进入11月,气温仍然在30摄氏度左右。“海巡”轮值班员不仅要瞭望,还要守听甚高频电话,一个班下来,衣服总要汗湿好多次。
对海事人员来说,不仅有高温的考验,还有高空的考验。记者跟随广东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周练民登上一艘运砂船。为查看海砂配载情况,周练民熟练地迈上船舱围板。不到0.5米宽的围板一侧近8米的船舱让人望而却步,周练民却如履平地。“不开VTS,超载,不报告,不按规定航行……砂石船违法风险较大。为了强化现场监管,我们关口前移,经常在一线跑,这些‘小场面’早已习惯了。”周练民一脸轻松地说。
“经常在一线跑”,是海事人员扎根一线、关口前移的最简练概括。据东莞海事局执法支队队长郑海涛介绍,为强化现场值守和处置,各海事处每周不少于6次安排处领导带队巡航或现场检查,每天至少安排1名队长带队巡航执法;各在值海巡船每日巡航执法不少于4小时。
在湛江东海岛水域和珠江口外伶仃水域等采砂集中区域,海事人员更是驻点坚守,加强水域弹性巡查,增加夜间巡查、值守、登轮频次和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在其他运砂船舶集中区域等区域,广东海事部门根据辖区特点,设立临时驻守巡航检查点。以汕头海事局为例,该局在汕头港区鹿屿、海门港区、澄海内河出海口及南澳岛水域设置多个临时驻守巡航检查点,出动“海巡”轮、“海巡”轮、“海巡”轮等船艇巡查。
“巡航是个技术活儿,不仅要克服采砂区的风浪,还要对重点船舶重点监管,白天天气好,可以不定时巡航2—3次,夜间巡航要不定点巡航,让高风险船舶摸不到巡航规律,觉得任何时段都有可能被巡查到,不敢来。”长年驻守在外伶仃水域的广州沙角海事处桂山海巡执法大队队长严大飞说。
周练民还是广东海事局下沉一线支援“攻砂”行动的中层干部之一。为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广东海事局调派四分之一的机关中层及以上干部下沉到各个海事处,以问题为导向,带队执行巡航、安全检查等任务,确保“攻砂”行动“攻”在一线,见到实效。
关口前移,青年带头。为缓解海事处现场监管人手不足的压力,广东海事局还积极组建青年突击队、党员突击队,发挥青年骨干主力军作用。在东莞海事局辖区,该局团总支组建青年突击队,安排队员直奔各海事处执法大队现场,加大夜间巡查力度。10月26日晚,突击队安排7名队员,累计参与检查船舶4艘次,查处违章行为1宗,着力实现了安全监管和青年成长的“双促双赢”。
不只是双脚跑在一线,双眼也时刻紧盯一线。广州、湛江两地海事部门积极与采砂集中区域、运砂船舶集中区域等区域业主对接,将CCTV设备接入海事部门和作业警戒船,实现24小时对作业一线全程可视化监管。广州增城海事处创新流动固定“两个岗哨”,在南碱水域进出辖区必经卡口设立“固定岗哨”,“流动岗哨”即日常电子巡航岗,负责重点区域视频巡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
03
创新谋智严格监管提效能
“沙角海事处,我船装砂完毕,已经平舱。”
一艘运砂船船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