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税费减免给了我们最实在的支持!”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利集团”)总经理庄鹏生回忆起疫情刚发生时,企业员工难以返岗潮州,厂房流水线运转受阻,2月份企业基本停工停产,2—5月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4.4%。
在企业危急存亡之时,潮州市税务局在“减负提速”上着力,加快优化推进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从组建纳税服务师资团队,到全面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等,逐步把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企业。2—6月,海利集团享受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累计近万元。
潮州市税务局只是广东税务持续优化纳税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广东地区(不含深圳)累计新增减税降费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亿元,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黄鸿基通讯员岳瑞轩
守好“保”的底线 真金白银助企业渡过难关
广东民营经济活跃,省内中小企业总数达万家。受疫情影响,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广东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26条”政策措施,在纳税缴费、融资贷款等方面依法给予中小企业最大限度的税务支持,用“真金白银”帮扶企业渡过难关。
在汕头澄海,疫情初期,不少企业遇到了员工返岗率低、产品订单取消、货物运输受阻等问题,复工复产进度较慢。
“政府部门的复工复产补贴、电费补助等帮扶政策帮了大忙,特别是税务部门辅导我们享受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减征医保费政策共17.33万元,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广东启梦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启梦公司”)总经理詹卡达说。
疫情以来,广东发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的实施意见,通过“减、免、延、缓”的政策叠加形成了力度最大的阶段性社保费优惠。为落实好该项政策,汕头市税务局主动对接财政、人社、医保、社保部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提前划分减免类型、计算减免金额,实现缴费人免填单、免申请就能自动享受。
“免填单、免申请让企业方便快捷享受税费优惠,及时缓解资金压力。”詹卡达介绍,其公司从4月开始逐步恢复订单需求,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万元。
汕头市澄海区税务局的政策辅导专门团队主动对接企业并建立“需求台账”,根据启梦公司被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等情况,第一时间辅导落实适用优惠政策,全流程跟进纳税申报和办理审核,让企业生产无“后顾之忧”。
在广东各地税务部门,这样落实落细帮扶政策的税收服务也在同步进行:潮州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筛选出可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名单,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告知、视频辅导为企业送上政策暖心“礼包”;揭阳市税务局主动摸查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针对不同企业情况精准投放“银税互动”产品,3分钟诚信贷款即到达小微企业账户。
税费政策利好不断释放,有力对冲了企业经营困难和压力,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6万户,同比增长10%,全省市场主体总量、企业等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充分显示各行业逐步复苏,市场信心不断提振。
筑牢“稳”的基础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速
订单减少、货运受阻、资金紧张……受疫情影响,全球商贸和物流停摆,外向型企业受到巨大压力。作为全国外贸大省,广东税务部门积极推动一系列稳外贸政策落实,助力不少外贸企业稳住了经营局面,甚至成功突破困局、逆势上扬。位于揭阳的广东海兴塑胶有限公司(下称“海兴塑胶”)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们海外市场份额逆势增长32.68%,这超出了我们预期!”海兴塑胶董事长宋旭彬介绍。
此前,有一笔大订单需在年底至年上半年交付出货。就在全体员工加班加点赶订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原有的生产和运输节奏。“如果不能按时履行合同,公司不仅要面临客户索赔的未知风险,而且还无法回流货款,向下游供应商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宋旭彬说,复工复产后,公司加班加点赶进度,全力以赴完成海外订单。
得知企业正在赶工期生产后,揭阳市税务部门特事特办,依托“容缺办理”机制开通出口退税专线,为海兴塑胶提供随时受理报送、随时审核、随时审批、随时退税的一站式服务,以“非接触式”方式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回流“造血”。
“上半年,我们通过无纸化退税申报的方式累计退税.5万元。最近一次退税,当天申请当天到账。”宋旭彬表示,及时的“输血送氧”,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也让他们从“硬着头皮干”转变成了“铆足劲头干”。
当前外贸形势仍然严峻,以海兴塑胶为代表的不少外贸企业主动迎合市场新趋势,加速开拓内销市场。
为进一步助力外贸行业发展,广东省税务局出台稳外贸“税务8条”,围绕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支持转内销、防范风险4个方面出台8条硬招实招,并梳理了4方面19项稳外贸税费政策指引,通过综合施策优化税收服务,助力企业转型、促进行业发展。
数据显示,1—7月,广东地区(不含深圳市)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16亿元,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在全国平均办理时间8个工作日的基础上提速到4.13天,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